jrs直播

世界那么大也想去看看2021年安踏生日庆祝会

时间: 来源:jrs直播

安踏服装智能工厂位于厦门。 (资料图)

福建省篮球赛_福建商专篮球比赛_福建篮球cba

安踏服装智能工厂位于厦门。 (安踏提供)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块展板静静地矗立在安踏集团企业博物馆展厅门口。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守实体经济,把控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扎扎实实、专注做事,是我们的职责。”

2001年晋江鞋博会。 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来到安踏展厅,叮嘱企业一要把控产品质量,二要打造自主品牌。 安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参加检阅时指出,办企业、干事业,不仅仅是赚几块钱的事。 脚踏实地、专注做事是我们的职责。 总书记的话深深地印在民营企业家丁世忠的脑海里。

从晋江1400多个运动品牌中脱颖而出,安踏从最初的鞋作坊成长为与耐克、阿迪达斯相媲美的国际运动品牌。 30岁的安踏一路走来如何成长?

世界那么大

也想看看

2021年12月,安踏集团30岁生日庆典。 庆祝活动在安踏总部982创新空间举行。

这个数字代码的名字取自安踏成立后的第一款爆款产品——编号为982的运动鞋。这款鞋多年来一直畅销,是安踏品牌营销的第一步。 安踏品牌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的道路,是从982开始的。

选择在出发地庆祝30岁生日,是安踏人的初衷。

中国运动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地方——安踏的故乡晋江。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运动鞋服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鞋都”。 消费者熟悉的特步、匹克、乔丹、鸿星尔克等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1987年,丁世忠17岁。 鞋坊里的小伙子没有茉莉花,没有雨季,但他有一个梦想。

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带着父亲借给他的1万元和600双精心挑选的鞋子,丁世忠在福州火车站连夜排队,买了一张46元的站票,只身前往北京。

凭借着闽南人“爱打敢赢”的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丁世忠开始了北京的漂泊生活。

刚到北京时,丁世忠每天背着鞋跑到商场,向遇到的人询问要不要买鞋。 一个月后,一家商场的负责人被丁世忠的坚韧所感动,专门留了一个柜台让他试用。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600双鞋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卖完结账,卖不出去退款”的严肃销售模式,让丁世忠逐步在西单、王府井等知名商场开设专柜,成功打通销售渠道在首都。

北京的经历让丁世忠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启迪了他的创业意识和品牌意识。

1991年,丁世忠带着从北钓赚来的钱回到晋江。 他与父亲丁和木、弟弟丁世家一起迈出了独立创业的第一步。 他们开的制鞋作坊门口就挂着“安踏”的招牌。 按照父子俩的想法,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安心创业,踏踏实实做人”。 当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与他们相比,新生的安踏品牌还很弱。

20世纪90年代国内运动品牌的领头羊无疑是李宁。 1990年,“体操王子”李宁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为商标的运动品牌。 自1992年起,李宁连续四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奖装备赞助商。 凭借其较高的个人影响力和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定价,到1995年,李宁公司已经牢牢占据了国内运动鞋服市场的半壁江山。 虽然遭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冲击,但李宁长期稳坐国产运动品牌头把交椅,一直是晋江品牌追赶的“排头兵”。

永远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对于聪明人如此,对于聪明公司更是如此。 通过分析福建商专篮球比赛,安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大众消费者,也确定了建立大众品牌的方向。 这种理性明智的定位帮助安踏在成长初期避免了与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高端品牌的正面竞争,也为安踏专注占领大众市场奠定了基础。

1999年,丁世忠出任安踏总经理。 这一年,安踏迎来了30年发展史上的重大战略决策。 “当时我在哈尔滨出差,在报纸上看到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获得了世界冠军,我觉得他的形象非常好,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能请他做广告, “我们一定能制造出‘奇兵’。”丁世忠说,就去做吧。

聘请知名运动员作为代言人现在只是运动品牌的常规举动,但在当时,这被认为是只有国外顶级品牌才能承担得起的营销策略。 对于当时年净利润只有几百万元的安踏来说,几十万元的代言费几乎是“天价”。 而且,效果还未知。 这个决定无非是一场豪赌。 安踏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面对各种质疑,丁世忠用一句话结束了这场争论:“到底是更多人认识安踏,还是认识孔令辉呢?”

与孔令辉签约后,丁世忠花费数百万美元在央视做广告。 随着“我选择、我喜欢”的品牌口号在电视上密集播出,安踏从晋江品牌转变为中国品牌,猛龙开始过江。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亿万人见证了孔令辉与老对手瓦尔德内尔的决赛。 经过5场激战,孔令辉夺得男单冠军,实现大满贯。 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大放异彩,带动安踏当年销售额飙升,突破3亿元。 初期的高额投入得到了回报,安踏从此踏上了快速进步的征程。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告诉安踏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丁世忠深受感动。 他不再满足于长期做“工厂型”组织,而是想转型为“品牌型组织”。 同年,安踏第一家专卖店在北京开业。 自此,安踏独家销售体系全面启动,大规模的全国品牌推广计划开始,安踏也从工厂生产转型为品牌批发。

从为国际品牌代工到创建自主品牌,从制鞋作坊到现代化企业,不变的是做强民族品牌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始终对安踏集团影响深远,打造自主品牌是我们最正确的战略选择。” 丁世忠说道。

我知道怎么做鞋

什么是品牌?

业界总结安踏的成功经验,重点关注安踏的体育营销。 在安踏的腾飞之路上,成功的营销策略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安踏抓住机遇,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签订了为期七年的合同。

安踏看中的是赛事带来的高品牌曝光度。 与奥运会只有十几天的赛程相比,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持续一个赛季,观众又都是篮球爱好者,这对安踏的精准投放大有裨益。 安踏不仅是联赛赞助商,更是CBA的战略合作伙伴。

此次合作为安踏积累了宝贵的赛事赞助经验。 通过持续赞助CBA、排球联赛、乒超联赛等国内顶级体育赛事,安踏已成为“中国联赛发动机”,其在职业体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2005年,安踏营业额达3.1亿元; 2011年,安踏营业额达到89亿元。

2009年,安踏成功申办成为中国奥委会2009年至2012年合作伙伴。如果说聘请知名运动员作为代言人、赞助中国专业赛事大大提升了安踏的专业运动品牌形象,那么携手奥运、作为中国体育的坚定支持者,将安踏的品牌形象推向了新的高度,推动安踏更上一层楼。 与国际运动品牌面对面的舞台。

安踏与奥运会的渊源由来已久。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丁世忠在家乡福建高举祥云火炬,传递奥运精神。 当时,国内运动品牌未能成为奥运合作伙伴。 这是丁世忠的遗憾。 “让中国运动员穿着中国品牌登上领奖台,是我的梦想,也是安踏的使命。”

丁世忠回忆道:“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体育营销体系,发现为了继续提高品牌知名度,安踏仍然缺乏代表中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安踏作为合作伙伴全面参与了2009年中国奥委会的申办工作。

竞价非常激烈。 安踏凭借自身的综合优势和对中国体育产业的长期支持,最终在众多对手中成功突围,成为2009年至2012年中国奥委会的官方合作伙伴。

从此,安踏就与中国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安踏开始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奥运获奖装备——“冠军龙服”。 如今,这款装备见证了众多中国运动员登上领奖台的辉煌时刻。

随着“千禧一代”、“Z世代”进入社会,品牌升级、品牌年轻化成为所有消费品牌调整市场策略的必然。 安踏也是如此。

能否更加有效、触达更多年轻消费者,直接关系到安踏品牌的未来。 “几年前我们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年轻消费者对安踏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的记忆中。” 作为公司“品牌年轻化”发展的负责部门,安踏体育文化品类事业部总经理郑明联坦言,通过这次调查,安踏发现必须缩短自己与年轻人的距离。 “很多年轻人觉得安踏的设计不够时尚,不是他们喜欢的明星穿过的。我们意识到安踏必须做点什么来迎合年轻人。”

郑明联告诉记者,从2019年开始,安踏未来将加大投入力度,主打“年轻化”品牌。 安踏集团电商主打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增加“潮”品比例,通过IP和设计师模特制造话题; 通过大数据应用,完善产品搜索功能以及消费者洞察和需求预测。 针对年轻人活泼好动的特点,安踏特别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 通过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加强与年轻消费者的联系,让他们亲身体验安踏产品的价值。 其中,利用IP联名是安踏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体验的成功策略。 安踏在设计上不断创新。 篮球、跑步、综合训练、女子、体育文化5大品类与知名IP跨界合作推出“爆款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需求产品。 需要。

“我们的5大品类中,运动文化品类特别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以滑板为例,这项运动在整个社会来说是比较小众的,但是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寻找方面有所突破,推出时尚新颖的滑板鞋等产品。” 郑明莲说道。

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十足,在消费上更加注重体验。 安踏努力感受年轻人的脉搏,与年轻人保持同步。

982创新空间是安踏为球迷准备的打卡地。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购物,还可以体验NBA级别的职业篮球、无动力跑步机、滑雪、攀岩等极限运动。 “这是一个以用户场景体验驱动的新商业目的地。” 创动空间管理部店内活动运营经理林辉煌表示,982创动空间是一家融合安踏集团新一代运动消费实践和认知更新的零售店。 新物种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专业运动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近两年来,我们陆续签约了一些具有正面形象的顶级公众人物作为品牌代言人,也尝试通过直播、盲盒开箱等新模式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总体来说,效果非常好。 年轻人对安踏有着浓厚的兴趣。 关注度迅速提升。”郑明联说。

从聘请孔令辉作为代言人,利用央视影响力打造品牌知名度,到赞助CBA、乒乓球联赛,与举重队、摔跤队、体操队等合作,再到与中国奥委会、NBA的合作之后,安踏稳步提升。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凭借高效的管理、谨慎的市场态度、一流的供应链等因素,逐渐成为国内运动品牌的“老大哥”。

提到安踏

我希望想到的是技术就是品质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中国参加冬奥会历史上的最佳战绩。 谷爱凌的优雅转身、苏一鸣的震撼飞跃、任紫薇的非凡表演……无数精彩瞬间给观众带来了无数惊喜和感动。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竞技场,也是科技竞技场,对装备要求非常高。 安踏已为中国12支运动队提供比赛装备,是为中国国家队提供比赛装备最多的运动品牌。

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首夺金牌征程中,由范可欣、屈春雨、武大靖、任紫薇组成的中国队身穿安踏自主研发的中国队短道速滑比赛服。 这款比赛服具有360度全身防割技术。 这种织物重量轻,但强度比钢丝强10倍,被称为“冰上的鲨鱼皮”。 钢架雪地摩托铜牌得主严文刚所穿的钢架雪地摩托鞋也是安踏生产的。 这款鞋由安踏首创,采用智能仿真设计。 它采用了业界独创的导流板和翼型减阻设计,使整个鞋体的风阻降低了10%。 在启动和推进阶段,平均增加0.023秒,最大增加0.054秒。

安踏集团副总裁李凌表示,奥运会对于鞋服行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军备竞赛”。 要把尖端体育技术应用到奥运装备中,满足运动员多样化的运动需求,为运动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保护。 自2009年起,安踏连续八届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并投入超过30亿元人民币推动科技研发,让中国品牌依靠自主创新,拥有媲美国际奥委会的科研能力。国际标准,让中国运动员穿着安踏登上领奖台。

从具有“吨位级”承重能力的举重鞋,到具有360度全身防割技术的短道速滑服,安踏经受住了各大考试的考验,这一切都离不开极致的追求的产品创新。

自2005年安踏成立运动科学实验室以来,技术创新成为安踏强劲增长的最大动力。 这是国内行业第一个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研究运动器材对人体运动表现的影响,从而使安踏的产品更符合消费者对运动的需求。 。

早在“摸阿迪达斯过河”时期,安踏就有了成立运动科学实验室的想法,但真正做出赞助CBA决定的时候。 当时很多球员不愿意穿安踏鞋,认为安踏鞋的设计无法与国际品牌相比。 有球员试穿后表示,穿着安踏篮球鞋训练时脚已经磨破了,也有球员干脆撕掉其他品牌的标志,继续穿其他品牌的球鞋。 这让安踏极为沮丧。 “通过体育赞助提升安踏品牌竞争力”是安踏的目标。 如果不能满足CBA球员的需求,安踏如何依靠职业体育路线立足? 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核心问题。

品牌竞争,归根到底离不开技术和产品的支撑。 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每个篮球运动员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匹配。 “安踏刚开始赞助CBA时,只有约5%的中国篮球运动员穿着国产品牌球鞋,但当安踏结束赞助CBA时,近90%的篮球运动员都穿着国产品牌球鞋。 我们的努力对国产运动鞋品牌的价值提升起到了作用。”丁世忠说。

在“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的指导下,安踏集团研发支出连续多年超过销售成本的5%。 同时,积极组建国际化研发设计团队,整合全球资源服务消费者。 截至目前,安踏集团已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设立全球设计研发中心,吸引了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设计研发专家,并申请了更多拥有国家创新专利2000余项。 。 易弯、软柱、能量环、弹力胶、飞织技术、闪能技术、氢能技术、吸湿快干技术、短道速滑服装、C202跑鞋、KT系列篮球鞋等,都是安踏近年来的自主产品。 领先技术和明星产品的研发设计。

2020年,安踏运动服饰、运动鞋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15%、10%,位居国内同类品牌第一。 据统计,目前创新产品占安踏整体销售额的30%,利润的50%以上。 2021年12月,安踏提出到2030年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加强科技自主研发,整合全球顶尖创意、设计、技术、学术研究和供应商资源,升级全球科研和生产能力。创新中心,支持“中国创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安踏篮球与跑步品类事业部负责人蔡志本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炫酷的篮球鞋。 该部门员工平均年龄最小,负责建立安踏的创新文化。

拥有多年国际品牌经验,如今加盟安踏,蔡志本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如果单看产品、材料、工艺,我们与国外顶级品牌的差距其实很小。”最大的区别在于,国际品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文化和思维模式,而很多国内品牌只把创新作为增长的引擎,创新必须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如果国产品牌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迈出这一步。”

“安踏集团旗下每个品牌都会根据自身定位和目标消费者需求来实现创新,绝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李凌表示。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显着提高,摆在你面前的诱惑也越来越多。 你应该冒险进入其他行业来赚快钱,还是应该坚持自己最擅长的行业? 安踏选择了后者。

“专注务实,用心做好每一件衣服、每双鞋,是安踏多年来的坚持。成立30年来,安踏始终把产品质量作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弘扬‘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衣服。” 丁世忠表示,安踏自成立以来,就成立了产品检测部门福建商专篮球比赛,将产品质量视为重中之重,对每一件出口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每双鞋、每一件衣服都存在质量问题。 2005年,安踏建立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旨在提高产品质量。

安踏的第一台鞋缝机、线钩、“良心锤”都是公司的重要资产,至今仍陈列在安踏企业博物馆的显着位置。 虽然它们已经生锈,但它们代表了安踏的企业“良心”。 早期制鞋时,在鞋底和鞋面之间刷一层胶水将其固定在一起。 为了防止脱胶,安踏在粘胶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钩穿”工艺。 每个钩子和线头都经过精心制作,确保每双鞋都坚固耐用。 鞋子成型后,需要进行锤击和加固。 安踏集团名誉董事长丁和木昌对员工说:“多锤一锤,消费者就可以多穿一天。安踏人宁愿多花时间和精力,多锤几次甚至几十次,确保产品质量,对得起消费者。”

安踏从模仿、跟随国际品牌到自主创新,但不变的是实现“中国创造”的信心。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不仅要牢牢抓住实体经济的根本,还要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达到与世界相媲美的技术创新水平,对标好——国际知名企业高标准,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丁世忠说道。

世界看到我们

我们也面向世界

安踏没有太多时间沉迷于过去30年的辉煌成就。

正如安踏那句“永不止步”,2021年12月18日,安踏发布了未来十年的战略:单一聚焦、多品牌、全球化。 这是安踏集团2016年实施的战略的延续和升级。

单一专注,就是聚焦运动鞋服行业和消费者价值,把每一双鞋、每件衣服都做好。 多品牌全球化是指以多个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市场地位、品牌布局、价值链布局、治理结构的全球化。

显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实现这一跨越式目标需要整合多种资源,特别是整合资本市场的力量。

2003年,一些券商动员安踏上市。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丁世忠也希望安踏能够从家族企业转型为上市公司。 公司对此很快达成共识,安踏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使安踏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金,可以投入到产品研发和产能提升上,推动公司完成了质的飞跃。

“安踏的股东来自全球资本市场,不仅让世界看到我们,也让我们接触到世界。” 丁世忠说道。 2018年3月5日,安踏全新推出的KT3-Rocco篮球鞋在美国发售,限量200双,售价为每双159.99美元。 中国品牌球鞋首次在美国引发排队购买,超过3000万观众实时观看。 全球在线直播。

2014年10月13日,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营销合作伙伴和NBA授权商。 这是NBA首次授权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使用联名品牌。 在国际品牌高度垄断的美国篮球市场,安踏能够突围,与其多品牌战略和全球化布局密不可分。

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一直是安踏的梦想。 丁世忠很早就给公司定下了目标:不是做中国的耐克,而是要做世界的安踏。 但对于当时的安踏来说,想要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仅仅靠激情是无法实现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用品生产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许多体育用品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通过跨国经营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增强自身实力。 与国内同行相比,安踏的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晚。 可以理解,后来居上的难度有多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体育产业和消费市场迎来腾飞时期。 消费者对体育用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希望表达个性、表达自我。 安踏上市后,丁世忠一直在思考单一品牌能否满足我国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在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外资国际品牌占据优势,而国产运动品牌只能长期徘徊在低端市场。 安踏要想跟上消费者的增长步伐,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多品牌之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009年,安踏以3.25亿元收购国际知名运动品牌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正式开启多品牌征程。 当时,Fila已经处于彻底亏损的状态。 安踏的收购并未受到市场看好,甚至引发外界猜测和质疑。 安踏将Fila定位为高端运动时尚品牌福建商专篮球比赛,打造全直营经营模式,打造适合Fila发展的团队,引进国际化人才。 2016年,Fila的营收占安踏集团的20%。 2020年上半年,Fila成为安踏集团重要的收入来源。

此次收购是扭转Fila颓势的关键之举,也让安踏尝到了多品牌战略的甜头。 此后,安踏又相继收购了英国运动时尚鞋履品牌、日本高端运动品牌和韩国户外品牌Colon。 2017年,为配合安踏在童鞋服饰领域多品牌战略的实施,安踏收购了童装品牌“小笑牛”。

通过收购、并购国际品牌,安踏在体育用品品类上实现了优势互补,形成了从大众到高端、从成人到儿童、从专业到时尚的品牌矩阵,实现了产品品质和多元化的双重提升。 安踏的产业布局也从大众体育延伸到专业体育,从城市步行延伸到高端休闲户外领域。

2019年3月,由Anta , 和组成的一个投资者联盟完成了开放邀请以获取Amer 。 国际著名的Amer 品牌也加入了Anta Group的多品牌营地。 包括(法国),(加拿大),(奥地利),威尔逊()(美国)和Peak(瑞典)等。坦率地说,收购Amer是难得的机会。 这些品牌具有世界一流的体育技术,材料技术和强大的用户忠诚度,并且是运动领域中世界上最好的运动领域之一,例如户外运动,滑雪,球场和运动器材。 在安塔集团收购阿米尔之后,它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综合体育用品集团。

“我们坚持要穿着运动鞋和衣服的黄金轨道,坚持要抓住真实的经济而不放松,并以脚踏实地和专注的方式建立业务。” 丁·雪港(Ding )说。 (经济每日记者Xue 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