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篮球投篮训练器材点固定不能满足训练需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篮球训练器材篮球投篮训练机,尤其涉及一种篮球投篮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在篮球比赛中,投篮的准确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目前,投篮训练时,他们都在篮球场上。 每次投篮时,他们都必须跑去捡起篮球,然后才能再次投篮。 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捡球时间,训练效率不高。
比赛场地虽然也可以练习投篮,但投篮点是固定的,无法满足训练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篮球投篮训练器材。 篮球投篮后,篮球可以自动返回侧面,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改变投篮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篮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和存储装置。 接收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漏斗篮,固定架用于固定在发射板的下端,漏斗篮连接在固定架下,形成较大的接收口,用于引导球体落入传动装置内; 传动装置包括伸缩管,伸缩管的一端连接至漏斗篮的底部篮球投篮训练机,另一端连接至储存装置。 储物装置包括篮球箱和多个轮子,篮球箱的侧面连接有伸缩管,篮球箱的内部连接有伸缩管管,使得伸缩管内的篮球可以落入篮球箱,篮球箱的底部设有多个轮子。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框呈环形,其直径大于射击板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漏斗篮是弹性编织网。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还包括多个拉簧,多个拉簧固定于伸缩管的周边,以使伸缩管能够自动收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装置安装在轮子上。
这种篮球投篮训练器材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连续循环投篮训练,节省了大量的捡球时间,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改变投篮位置,投篮训练非常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篮球投篮训练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详细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篮球投篮训练设备的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和存储装置。
本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固定架2和漏斗篮3。 固定支架2用于固定在投篮板1的下端,其呈环形,其直径大于投篮板1的宽度,以便能够接住更多的球。 漏斗篮3连接在固定架2下方,形成较大的接收口,引导球落入输送装置内。 漏斗篮3可以采用编织网,最好是弹性编织网,以使球落得更快。
传动装置包括伸缩管4和多个拉簧5。 伸缩管4的直径大于篮球的尺寸,伸缩管4的一端(上端)与漏斗篮3的底部连接,使得漏斗篮3内的篮球进入伸缩管4。管 4 . 伸缩管4的外围固定有多个拉簧5,使伸缩管4能够自动收缩。
储物装置包括篮球箱6和多个轮子7。 篮球箱6的侧面与伸缩管4的另一端(下端)连接,连接处篮球箱6的侧面设有孔,使得篮球箱6的内部与伸缩管4连接,伸缩管4内的篮球可以落入篮球箱6内。篮球箱6的底部设有多个轮子7,以便于篮球箱6的移动。 轮子7优选为万向轮,其上安装有锁定装置,可以锁定该轮子以保持篮球箱6静止。
训练时,篮球箱6内安装有多个篮球,当投篮时,篮球落入漏斗篮3内,然后落下并通过伸缩管4滚动,再次回到篮球箱6内,从而实现连续投篮。循环。 射击训练。
当需要改变投篮位置时,篮球箱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轮子7,通过滚动轮子7即可任意改变投篮位置。
当需要将射击盒6靠近射击板1时,伸缩管4上设有拉簧5,使得伸缩管4能够自动收缩。
当固定在一个位置进行投篮时,安装在篮球箱6底部的轮子7上设有锁定装置,可以锁定轮子,使篮球箱6保持不动。
技术特点:
1.一种篮球投篮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和存储装置; 接球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漏斗篮,固定架用于固定在投篮板的下端,漏斗篮连接在固定架下,形成接球口,用于引导球落入传动装置内; 传动装置包括伸缩管及多个拉簧。 伸缩管的一端连接至漏斗篮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储存装置。 多个拉簧固定在伸缩管的外围,使伸缩管能够自动收缩; 储物装置包括篮球箱和多个轮子,篮球箱的侧面连接有伸缩管,篮球箱的内侧连接有伸缩管管,使得伸缩管内的篮球可以篮球箱内,篮球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轮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投篮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为环形,其直径大于所述投篮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投篮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篮为弹性编织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投篮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上安装有锁定装置。
技术概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篮球投篮训练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和存储装置; 接收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漏斗篮,固定架用于固定在发射板的下端,漏斗篮连接在固定架下,形成较大的接收口,用于引导球体落入传动装置内; 传动装置包括伸缩管,伸缩管的一端连接至漏斗篮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储存装置。 储物装置包括篮球箱和多个轮子篮球投篮训练机,篮球箱的侧面连接有伸缩管,篮球箱的内部连接有伸缩管管,使得伸缩管内的篮球可以落入篮球箱,篮球箱的底部设有多个轮子。 这种篮球投篮训练器材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连续循环投篮训练,节省了大量的捡球时间,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改变投篮位置,投篮训练非常清晰。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文
受保护技术使用者:湖南人文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16
技术公告日期:2020年6月16日